夢迴猴山岳







夢迴猴山岳
圖:南區健走家族
文:陳淑卿
日期:112年7月5日(週三) 領隊:溫明正、黃金印
隊員:吳志文、李昇龍、高玉山、王振生、林清田、呂惠玲、高振忠、莊玉誠、楊秀真、曾雪娥、陳樹勝、林美惠、
鄭淑貞、連素惠、鄭素瑜、張金花、張 則、王婷儀、黃美玉、林金炎、賴浩正 (共24人)
◎志趣相投
感謝明正校長與金印校長,行前必先踏查,確保路線安全無虞。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每週三歡樂同遊山之林水之湄,身体力行實踐“樂活”人生!
於上午9點,在指南宮530公車站牌處集合,全員24人準時出發。
◎篳路藍縷
經指南宮大門,半圓型大階梯,上到殿內,發現有許多直播採訪記者群,原來今日有政治大人物來祭拜!
匆匆穿越人群,直奔指南宮後山貓纜站,這兒全部塞車,電視採訪車把停車場和唯一的柏油路全塞爆,有如馬路貪食龍停車場。
左轉進入短石階,往上爬。不久,右邊似廢耕茶園,荒煙蔓草,路徑已被雜草淹沒。
溫校長與振忠兄徒手開路,山友們成一縱列隊,停停復行行,蜿蜒慢步,終於闢出一小徑可通過。
振忠兄的長傘,因開路劈草藤而折斷,功成身退矣!
◎阡陌多暖春
春風草離離,從茶園荊棘蔓藤中,走到電塔,出來是柏油路,到一民宅土雞城。
終於看到“往猴山岳登山口,0.3km,10分鐘”的指示牌了。
若走正路是0.7公里,只要15分鐘可到此。而我們披荊斬棘,自行開路的走了近40分鐘。
◎似猴敏捷
走過一段石板階梯,開始要手腳並用“學猴子”的攀爬了。
路徑明顯,綠草芳菲,在晨光照耀下,鮮綠草葉上的露珠兒,依舊閃爍著最後的燦爛。
腦海中瞬間飄過
“如果你是朝露 / 我願是那小草 /
如果你是那片雲 / 我願是那小雨 /
終日與你相偎依 / 於是我將知道 /
當我伴著你 / 守著你時 / 會是多麼綺麗~”
開始拉繩索抓握樹根,四肢並用,奮力往上爬。若腿力臂力弱,可能較難喔!
許多路段幾乎是80度90度的垂直往上爬,這時四肢腿腳和双臂的肌肉,必須同時作用到。
幸好咱這登山群組,每周必訓練,全員安全攀爬平安登頂。
◎猴山岳
攀登猴山岳最精彩的是這半小時的攀爬,有繩索和樹根可借力。牢記:一定要腳踩穩、手拉好,確認安全安心,才可換脚的踩踏點,而且前後一定要保持適當的間距。
猴山岳又名猿山、岐山,展望不佳,只有一面可見到101大樓,海拔高度551公尺。
登頂後,一平台泥土地面,周邊有四個長條木頭椅子可稍休息。
右邊一平緩土徑,順稜線腰繞前行,豔陽在樹梢間搖晃著光影,黃泥地上一圈又一圈的幾何圖案,甚是吸睛!
◎人間清醒
一路順順走,盛夏的風很燥熱,但可感受到四周青草的清新氣息!
一群相熟的山友,邊走邊談天說地,儘是美麗的風花雪月,無關人與事,文人雅士當如是也!
來到四岔路的鞍部,直行往二格山,左行是往林家草厝(炮子崙瀑布方向)。
振生兄、美玉、惠玲和我四人,右下往草湳大榕樹下山。
其餘的全部直行往二格山,誠乃強棒也!
◎岐山古道
快下到大榕樹前,必經一戶民宅,人未至,已驚聞大狗狂吠聲!
前行帶路的振生兄頻頻出聲,溫柔地安撫急躁又盡忠職守的大狗,四人快步順利通過“魔音區”,安全過關。耶!
下到草湳八角涼亭,左方是大榕樹,右轉柏油路,經土地公廟,忽聞金花、美慧兩位學姊的呼喚聲。
哈!右斜坡的“岐山古道”緩緩走出兩位麗人兒吔!
原來金花學姊因腳底微抽筋,不敢太操,美慧學姊陪同漫步岐山古道,等候大隊人馬。只等到我們四人吔!
◎今朝醉
查看棕15小公車,還要等30幾分鐘,金花學姊帶我們去草湳橋下溪流旁,有人體工學的水泥牆椅,供人斜抬腳。
果真很舒服耶!(以前常來此處,卻不知這片有曲線的水泥斜牆有此功能?)
遇見對的人是幸運,善待對的人是幸福。
肺腺癌第四期近8年(確診罹癌時,醫師說只剩半年)吾捨棄一切,一心探訪自然美景!日日無所作為,卻也豐富餘生,沉澱身心靈,觀照自我內在的風景。
機緣巧合遇見這群可敬又可愛的山友,讓我的日常更加多元多彩多姿。
我心跟著感覺走,更懂得“斷尾求生”的精神,決絕斷捨離“擾我心”的人事物。
◎我相信
人生七十古來稀,歷經近八年的抗癌之路,尚能存活至今。
我相信:生活簡單,世界就是童話;生活複雜,世界就是迷宮。
曾經的奮發努力,光輝絢麗,皆成過往雲煙!再回首,已是斑駁迷離,悠悠忽忽~
◎淡然回首
先父於70歲時,我帶他老人家攀登猴山岳,還帶著就讀小學的幾位姪兒同行。
歲月如梭,今重遊舊地,百感交集,不勝唏噓!
當年正值壯年,瘋狂於攀登百岳高山的我,真的是豪氣干雲,勇敢無畏懼啊!
轉眼已過數十載,慨嘆“往事難追憶”呀!
◎萍水方徽
斜躺在草湳橋下,看著右前方,沐浴在烈陽中的陶瓷彩繪壁畫“星夜客來茶當酒”,更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悵然!
想起<花妖>歌詞:我的心似流沙~倦鳥也淋漓~花牆下彌留的枯黃~
曾經相知相惜相敬的人兒,有的已作古,有的已漸行漸遠漸無聲。
人生除了生死,其餘的都是擦傷;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不談過往!
◎溫校長的話
感謝健走家族24位勇腳,從猴山岳登山口旁邊的茶園荊棘中,走到猴山岳登山步道。再直攻原始陡峭的山路,攀爬拉繩四肢用勁,登上猴山岳前峰510公尺。
再登主峰552公尺,下鞍部。
部分先回草湳,其餘再走,前進阿柔洋步道,到天南宮。迴轉走指南路三段到渤海草堂,下至草湳大榕樹。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一行人走到草湳橋的公車站牌,剛好棕15小公車來接大夥兒下山。感恩!
◎無盡的愛
特感動感謝溫校長+振忠兄前導,披荊斬棘的開路。
謝謝金印校長+金炎校長+玉山兄守護,全員安全,完登猴山岳。
真的很難忘的體驗,也很有趣。不下雨,手抓牢,腳踩穩,保證安全啦!
◎璀璨月華
終是時間的過客,何必執念。努力過後,得失隨緣,自在隨心。
還是與花草大自然為伍最快活,舒服又自在吔!
知足感恩惜福,過好每一個今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