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035.各自的方向與終點-北大武山國家步道

北大武1
北大武1
北大武2
北大武2
北大武3
北大武3
北大武4
北大武4
北大武5
北大武5
map
map

各自的方向與終點-北大武山國家步道

圖文 / 林務局 森林育樂組 遊樂科 張晉

北大武山,海拔3092公尺,百岳排名第90,為中央山脈南端最後一座海拔超過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山勢巍峨,獨立高聳,傲視周圍群山,被冠以「南臺灣屏障」之名,並列為台灣五嶽之一,當地排灣族視為聖山,稱之為「kavulungan」。

北大武山國家步道管理機關為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途經「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步道自舊登山口,經檜谷山莊、大武祠至北大武山頂,全程共約9公里,高度落差達1592公尺。莫拉克風災後,舊登山口前大規模崩塌,現已無法開車抵達,須於產業道路底新登山口處起登,步行約2.8公里方能抵達舊登山口(步道里程0K設置服務站處)。

步道從0K舊登山口至2.5K木椅休憩區,一路沿等高線緩上,設施完善,適合大眾郊遊健行;2.5K至4K區段則全程爬升,對體能是不小的考驗,其中在約3.8K處進入喜多麗斷崖區域,地勢陡峭,須手腳並用攀爬,建議大家評估自身狀況後再前往。4K是本路線重要的分段點,設有住宿設施-檜谷山莊,供民眾過夜後續行攀登北大武山,4K檜谷山莊過後至7.5K上稜線前,路況較為原始,途中有多處溪溝、崩塌地及峭壁等地形;7.5K上稜線後亦不輕鬆,除因海拔升高致體能消耗變大,更有多座假山頭上上下下,且不乏瘦稜、峭壁等危險地形,雖經管理機關設置圍網、鐵梯提升安全,但仍發生過多起山域事故,建議未具備一定高山經驗者勿貿然前往,欲攀登者亦應備齊相關裝備及行前訓練,以維安全。

筆者第3次造訪北大武山步道時,才真正登頂北大武山,這是一條很特別的步道,與一般百岳不同,走在這條路線上的人少了一點攻頂的目的性,多了一種休閒的隨性感。因北大武山步道舊登山口同時是與筏灣泰武步道及日湯真山山徑的交會點,走在新登山口到舊登山口的路上,沿途跟你打招呼的山友,都有著各自的方向,不同想去的地方,有些人爬北大武、有些人爬日湯真,有些人為了攻頂,有些人當作運動,有些人則是在步道入口泡個茶聊聊天就回家。

沒有人去定義這條路的終點在哪,沒有人指手畫腳說應該怎麼走,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形形色色,不是只為了登頂而爬,步道前段可以是每天的運動散步路線,有廁所的舊登山口可以是聊天避暑的好地方,檜谷山莊更可以是短暫逃離世俗的心靈避難所,如此的步道是完整而兼容並蓄的,它讓更多人走入山林,允許更多不同的親近方式,充滿活力與人情味,又不互相干擾。

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終點,大家在旅途中或者相伴,或者錯身,往來熙攘的人們,用同一條路,書寫各自的故事,以及屬於北大武山的故事。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本地點無大眾交通工具):
1. 國道3號竹田系統交流道→88號快速道路→萬巒市區→185縣道→泰武入口(北)或武潭入口(南)進入佳泰公路,會合後底泰武部落(庫拉路斯),經「大武山之門」後沿產業道路最末端即為新登山口。
2. 國道3號麟洛交流道→台1線→內埔市區→187縣道東行至185縣道→泰武入口(北)或武潭入口(南)進入佳泰公路,會合後底泰武部落(庫拉路斯),經「大武山之門」後沿產業道路最末端即為新登山口。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