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里龍山



里 龍 山
里龍山,又稱里瀧山,為中央山脈南端的延伸,是恆春半島唯一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山,擁有大山的氣勢及絕佳的視野,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基石,為台灣小百岳之一,是頗有名氣的中級郊山,許多南部民眾都會特地安排前來一訪。里龍山登山口共有南北兩處,民眾可以選擇由紫竹林龍峰寺旁走一段水泥土包鋪成之路徑後轉入乾涸石床,再銜接到水泥鋪面後進入北登山口;或是由台26線里程4.5K處的南(竹坑)登山口起登,兩條路線至里龍山頂的距離約皆為4公里。
里龍山地質多為厚層砂岩,不易受到侵蝕,行走於稜線階梯,可見高聳陡直的山壁及巨石林立的地景景觀,十分壯觀;步道沿途皆有茂密林蔭,北段平緩易行,且在上下坡路段皆有民間熱心人士架設白色繩索,甚至於一叉路口設置秘境指示牌誌,晴天時,健行者可從此下切至溪谷過溪,仰望陡峭黑色山壁後上行,約行至2.5公里、海拔660公尺處,林管處設有巨大的休憩亭以及十數張桌椅,不遠處也有水源,山友可以在此泡茶聊天、烹煮野餐及閉目養神。待充分休息後,就要迎接最挑戰此行最具挑戰性的1.3公里。南段後段沿稜陡上,以巨石為階,高低交錯、時而手腳並用、時而拉繩貼壁,頗具挑戰;而受落山風的影響,步道兩旁皆是低矮灌木林,爬坡時須借助盤根錯節的樹根使力,才能一步一步地往上至海拔高度1,062公尺的里龍山頂。運氣若好,可於山頂遠眺牡丹水庫湖光山色,以及遠方北大武山。總體說來,里龍山步道提供多元的體驗感受,從一開始的緩升原始土石路,到渡溪的平整塊石、陡升的拉繩路段、鋼棧橋、五星級休憩涼亭,到最後一公里的氣喘吁吁、手腳並用,走起來趣味十足。
綠意盎然 榕樹抱石
步道傍著苦苓溪(又稱大石盤溪)而行,時而得越過小溪,別有一番趣味。一路綠蔭遮天,咬人狗、血桐及稜果榕等植物挺舉著大大的葉片以爭取陽光;榕樹伸展不定根纏繞糾結的緊緊環抱巨石;森林底層則是由姑婆芋、各種蕨類及爬藤植物組成。
徜徉潺潺流水之間
貫穿里龍山的苦苓溪將厚層砂岩沖刷鑿蝕成多樣的溪流景觀,有的以巨石為底,被流水打磨得光亮滑順,仿若天然的滑水道;有的則是大小岩塊堆疊,提供小魚小溪棲身之處;有的因高低落差形成飛瀑及深潭。因地質為厚層砂岩與礫岩所組成的陸源碎屑沉積岩,所以還可以在岩石上觀察到有孔蟲、牡蠣化石及生痕化石等。
山頂好視野 杜鵑伴美景
山頂為一等三角點,視野遼闊,東眺獅子、牡丹境內山巒綿延起伏之美,南望核三廠、龍鑾潭,西覽臺灣海峽海天一色的壯闊景象,天氣晴朗時,還可遠眺小琉球;3、4月間,近步道終點處可見杜鵑花繁花盛開的美景,為山頭增添繽紛色彩。
里龍山步道基本資料:
海拔高度: 200~1,050公尺(高度落差850公尺)
步道長度: 4公里
入山申請: 需要(依照屏東縣登山活動管制自
治條例)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 , X: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注意事項:
1. 10~4月間為落山風季節,登山過程中請小心強風。
2. 部分路段需藉由繩索輔助,建議穿戴手套
3. 竹坑線步道小心毒蛇出沒並注意落石。於豐水季時需涉溪,登山過程中注意自身安全。
4. 雨天過後易造成溪水暴漲,且行走中易造成打滑危險,出發前請留心天氣狀況。
交通資訊:
公眾交通
1. 可搭乘9188、9117、8239、1773等四線公車,在「圓通寺」站下車後,走約3.1公里至北登山口。
2. 可搭乘9188、9117、8239、1773等四線公車,在「古苓溪」站下車,走約1.5公里至南登山口。
自行開車:
1. 步道北(主線)登山口:國道3號下南州交流道→台1線往枋寮→楓港→取右往台26線3.5K-4K里程處→左轉進入「園東庵」牌樓→循指標往紫竹林龍峰寺→停車於龍峰寺或里龍山人文紀念館前停車場→步行約500公尺至登山口。
2. 步道南(竹坑線)登山口: 國道3號下南州交流道→台1線往枋寮→楓港→取右往台26線6.5K里程處→見里龍山竹坑登山步道指示牌後左轉直行到底即抵達登山口。
裝備建議:
輕裝(帶水及適量糧食)、遮陽帽、手套、登山杖、防蚊液、水壺、乾糧、個人藥品,詳情請參閱林務局山林悠遊網之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