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谷關七雄之六 : 白毛山步道




在瘦稜線上盡覽群雄 -
谷關七雄之六 : 白毛山步道
白毛山昔日為裡冷部落的傳統狩獵領域,傳說自古以來生活在此的原住民部落,有一對赤紅與銀白髮色的雙胞胎誕生不久後即夭折。隨後不久村內爆發了一場瘟疫,村民相繼病逝,日本政府得知後將該村落取名「白毛村」,而村落所在的山林因而得「白毛」之名。
白毛山坐落於大甲溪南岸,是中部知名中級山谷關七雄中的老六,海拔1522公尺。橫跨大甲溪,全長248公尺的白鹿吊橋,是走入白毛山的必經之道。過白鹿吊橋後,健行者須再步行2.7公里的人造鋪面道路,才會抵達登山口。此路段是闊葉次生林及大規模的杉木與柳杉造林地,天氣晴朗時步行於其間,看見暖陽光線穿透樹葉間隙於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感受自然的禮讚。登山口一帶則種植大片油桐花林,4、5月開花季時,遍地撒滿雪白的花瓣,有著「花徑未曾緣客掃」的浪漫。
從登山口起登,迎面而來的是斗上的木造階梯,深吸一口氣,慢慢地,一步一步確實踏穩往上攀爬,感受林間的微風,隨時調整自己的呼吸步伐,當覺得雙腳無力時,就停下腳步喘息一下,慢慢喝一口水,擦擦汗,再繼續在林間爬升,只是這次是以巨大的樹根或是大石當作踏點,偶爾四肢並用,吆喝一聲用盡全身的力量,繼續以山頂為目標邁進。沿途有幾處的展望點,遠眺風格鮮明的東卯山、另外還有屋我尾山、稍來山、鳶嘴山、橫嶺山、白姑大山、八仙山、台中大坑頭嵙山等群山,大甲溪水潺潺彎繞著,看著青山綠水,感受微風徐徐吹拂,是汗流浹背的最佳犒賞。最後一段的登頂路是茂密森林中原始泥濘的土徑,再撐一下下,走著走著突然眼前光線一亮,是白毛山登頂前最為著名的瘦稜。短短的一段路若沒有護欄絕對叫人心驚膽戰,然站在此崩壁瘦稜上,360度環景一覽無遺,東望東卯山與和唐麻丹山,山下的谷關大道院,及麗陽和松鶴部落;更遠處則可看到八仙山、馬崙山以及雪劍稜脈;北望稍來、鳶嘴稜脈。站在山巔之上,感受「群山之島」的壯闊。
白毛山頂有有三等三角點與森林三角點兩個基點,拜通訊改善專案之賜,山頂上幾家電信業者的訊號滿格,健行者可以在木造涼亭大休息,享用行動糧,即時將山頂美照放送至全世界。休息過後,民眾可選擇從原路折返或是嘗試走O型路線返程。然過三角點後之路徑非林務局東勢處轄管,路徑更為荒涼原始,且多為陡下路段;沿路雖有熱心山友所綁之塑膠布條指示路徑,但仍建議事先下載離線地圖與前人的軌跡檔,做好充足準備再去探險,感受自然與身體的撞擊,以及中部山區的荒涼之美。
建議行程 : 白毛山登山口→(2.3K, 150分鐘)→白毛山三角點→原路折返→(2.3K, 100分鐘)→白毛山登山口
裝備建議:輕裝(帶水及適量糧食)、遮陽帽、手套、登山杖、防蚊液、水壺、乾糧、個人藥品、頭燈、雨衣褲、通訊設備,詳情請參閱林務局山林悠遊網之旅遊資訊。
負責任登山:請山友於出發前下載好離線地圖與軌跡檔案,檢查山區天氣狀況,並告知留守人登山計畫;若無留守人,可上戶外安全推廣協會申請免費留守服務: https://hiking-guard.web.app/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1. 國道4號→台3線→東勢方向→台8線白鹿吊橋旁停車場(台8線19.9公里處)→步行通過白鹿吊橋接上產業道路→過橋後可任選左右其中一條路線,皆會在登山口前會合。
大眾運輸 :
1. 於台中、豐原、東勢等站搭乘豐原客運至白鹿吊橋站下車,步行通過白鹿吊橋接上產業道路至登山口。
2. 豐原客運(台中-谷關):
台中站電話:04-22877732;
豐原站電話:04-25246603;
東勢站電話:04-2587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