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021.繽紛植被南北來,登山挑戰小百岳 -尾寮山登山步道

尾寮山登山步道01
尾寮山登山步道01
尾寮山登山步道14
尾寮山登山步道14
尾寮山登山步道15
尾寮山登山步道15
尾寮山登山步道17
尾寮山登山步道17
尾寮山登山步道map
尾寮山登山步道map

繽紛植被南北來,登山挑戰小百岳 - 尾寮山登山步道


尾寮山位於屏東屏東三地門與高雄茂林交界,海拔約1427公尺,山頂為二等三角點。尾寮山步道主線單程約12公里(8.7k為尾寮山頂),全程幾乎走在林間樹蔭處,但也擁有許多不錯的展望點。有大津橋前及沙溪林道23.5K兩處登山入口,若非單進單出需考量接駁方法。本區乾濕季分明,10月至隔年4月為乾季,長年溫暖且日照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是觀賞自然景觀、從事生態教學及登山健腳等戶外活動絕佳場所。


大津橋登山口循之字形步道向上,兩旁相思林蓊鬱錯落,隨風搖曳,抵達集義亭後視野可及六龜方向的荖濃溪,還有茂林境內的濁口溪,兩河就在大津橋不遠處形成匯流景觀。繼續爬升到產業道路結束,算是暖身路段,接續可繼續爬升至海拔1150公尺之觀景台,可遠望茂林和萬山村部落。若要達三角頂,尚且要經過一段需要拉繩索且難度較高的長陡坡,是以獲得「小百岳」之稱謂。另一個登山口需由口社的沙溪林道23.5K處進入,自沙溪林道開始,沿途風景非常優美,視野也相當遼闊。


另一個選擇是尾寮山步道支線接往大津瀑布,可由大津橋登山口往南沿著沿山公路(縣185),至寶蓮禪寺往西轉入,經津山觀光休閒農園抵達慈津寶宮即為往大津瀑布登山口,大津瀑布步道約850公尺,可經由尾寮山步道支線通往步道主線。大津瀑布又稱「阿烏瀑布、尾寮瀑布、新豐瀑布」,係為可輕易抵達的瀑布。沿途綠林成蔭,適合健行及騎乘自行車。瀑布高約20公尺,共分五層,一般建議至第二層主瀑布,而第三至第五層瀑布則位於深林中,路途稍遠且路況較為險峻,溪水由陡高的岩壁沖下,聲勢恢弘。


尾寮山山區動植物資源豐富,據查共紀錄魚類24種、兩棲類7種、爬蟲類18種、鳥類23種、哺乳類9種、維管束植物483種等等,其中殼斗科尤為種類繁多,而全臺灣葉子最大的榕樹-黃毛榕,亦是首先於尾寮山發現的,十分特別。


就植物地理觀點而言,不連續分布狀況是為臺灣孓遺植物之例證,柳葉石礫僅分布於浸水營、大武山及茶茶牙頓山一帶,尾寮山為其臺灣分布最北界,而秀柱花僅分布於南投日月潭一帶,但尾寮山卻也有它的蹤跡,是為秀柱花於臺灣分布的最南界,同一地點卻同時為不同植物的南北分界,實為尾寮山步道一大特色。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