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岳資源知多少系列七 -國家公園
台灣山岳資源知多少系列七
-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一看即知是個國家級且是供大眾從事公眾活動,如休閒、旅遊(也稱觀光)、遊憩、戶外教育等活動的景區。從國家公園發展歷程來看,全球成立的國家公園,都屬於環境保育或永續發展為主要目的高敏感性地域。自1872年美國成立全球第一座黃石國家公園開始,許多美麗又脆弱的景致、生態環境、生物被保護了下來,不被人們過度的開發而破壞、消失、滅絕。其實透過不少行動或文獻,在土地開發特性上,國家公園是個相當受限制開發的「保護區」。
一、保護區
所謂保護區(Protected Areas,簡稱Pas),是為了就地(in situ)保育某一區域內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或文化遺產,由特定保育專責機構透過經營管理的方式,以確保此區域內的生態及歷史價值得以永續長存。不少文獻將保護區定義為:「為了某一特定的保育目標而依法劃設,由公部門或私人團體經營管理的一塊陸域或水域」。這些區域,可視為天然的實驗室、生活的博物館、休養生息之地、戶外教學的場所,以及提供遊客與當地居民互動的機會。保護區本身具有非常多樣化的功能和特性,所以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也通常具有重的目的,其中生物多樣性最被強調,是隨著全球化的保育行動和國際保育觀念而演進,尤其是永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的世界潮流。「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的曾將保護區定義為:「一塊為保護或維持生物多樣性與自然或文化資源,以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加以經營管理的海域或陸域空間」。依據上述定義,保護區具備下列三項特徵:依法劃設的一塊陸域或水域,由公部門或私人團體經營管理,為了某一特定保育目標而劃設。台灣的自然與文化資源非常的豐富和多元,也相當獨特和高環境敏感性,近年在國際環境保育的潮流下,透過環保人士推動森林法、國家公園法等行動,許多保護區紛紛設置。台灣的保護區分成: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自然保留區、自然保護區與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等6大類型;總計各類型保護區扣除範圍重複及海域部分後總面積約為694,675.58公頃,約占台灣陸域面積19.19%(詳見下表)。台灣保護區類型與基本資料表
| 
			 類別 
			 | 
			
			 國家公園 
			 | 
			
			 國家自然公園 
			 | 
			
			 自然保留區 
			 | 
			
			 自然保護區 
			 | 
			
			 野生動物保護區 
			 |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 
			
			 總計 
			 | 
		
| 
			 個數 
			 | 
			
			 9 
			 | 
			
			 1 
			 | 
			
			 22 
			 | 
			
			 6 
			 | 
			
			 20 
			 | 
			
			 37 
			 | 
			
			 95 
			 | 
		
| 
			 面積 
			(公頃) 
			 | 
			
			 總計:748,949.3 
			陸域:310,375.5 
			海域:438,573.8 
			 | 
			
			 1,122.65 
			 | 
			
			 總計:65,457.99 
			陸域:65,340.81 
			海域:117.1 
			 | 
			
			 21,171.43 
			 | 
			
			 總計: 
			27,441.46 
			陸域: 
			27,145.57 
			海域: 
			295.88 
			 | 
			
			 總計:326,282.9 
			陸域:325,987.02 
			海域:295.88 
			 | 
			
			 扣除範圍重複部分後總面積: 
			1,133,662.4 
			陸域:694,675.58 
			海域:438,986.86 
			 | 
		
| 
			 占台灣陸域面積比例 
			 | 
			
			 8.58% 
			 | 
			
			 0.03% 
			 | 
			
			 1.81% 
			 | 
			
			 0.58% 
			 | 
			
			 0.75% 
			 | 
			
			 9.01% 
			 | 
			
			 19.19% 
			 | 
		
資料來源:2016年8月5日林務局自然保育網自然保護區總表(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total)
二、國家公園及國家自然公園
所謂國家公園,依2010年修訂的《國家公園法》第8條第一款條文的定義:「指為永續保育國家特殊景觀、生態系統,保存生物多樣性及文化多元性並供國民之育樂及研究,經主管機關依本法規定劃設之區域」。台灣自1980年起開始推動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育工作,1984年1月1成立墾丁第一座國家公園。至2016年7月,內政部依據國家公園法的規定,陸續成立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東沙環礁、台江與澎湖南方四島等9座國家公園(詳見下表)。國家公園的設立主要是保護國家特有的自然風景、野生動植物及人文史蹟,並提供國民育樂及研究。依國家公園法規定,國家公園得按區域內現有土地利用型態及資源特性,劃分為以下5區管理:一般管制區、遊憩區、史蹟保存區、特別景觀區、生態保護區。9座國家公園中,各具不同特色的自然景觀,嚴格限制開發行為。
台灣國家公園基本資料表
| 
			 編號 
			 | 
			
			 名 稱 
			 | 
			
			 面積(公頃) 
			 | 
			
			 所在地行政區 
			 | 
			
			 管理處成立時間 
			 | 
			
			 主管機關 
			 | 
		
| 
			 1 
			 | 
			
			 墾丁國家公園 
			 | 
			
			 33,289 
			 | 
			
			 1984年1月1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
| 
			 2 
			 | 
			
			 玉山國家公園 
			 | 
			
			 103,121 
			 | 
			
			 1985年4月10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
| 
			 3 
			 | 
			
			 陽明山國家公園 
			 | 
			
			 11,338 
			 | 
			
			 1985年9月16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
| 
			 4 
			 | 
			
			 太魯閣國家公園 
			 | 
			
			 92,000 
			 | 
			
			 1986年11月28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
| 
			 5 
			 | 
			
			 雪霸國家公園 
			 | 
			
			 76,850 
			 | 
			
			 1992年7月1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
| 
			 6 
			 | 
			
			 金門戰地國家公園 
			 | 
			
			 3,528 
			 | 
			
			 1995年10月18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
| 
			 7 
			 |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 
			
			 353,667 
			 | 
			
			 高雄市旗津區 
			 | 
			
			 2007年10月4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 
			 8 
			 | 
			
			 台江國家公園 
			 | 
			
			 39,310 
			 | 
			
			 2009年12月28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
| 
			 9 
			 |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 
			
			 35,843 
			 | 
			
			 2014年10月18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資料來源:楊建夫、林大裕(2017),觀光地理,台北市:華都。
目前台灣擁有許多具備國家公園資源特色的地區,生態資源雖然豐富度,但是面積或是規模較小,達不到成立國家公園的標準。不過在台灣朝野各界的推動下,立法院在2011年11月12日三讀通過《國家公園法》部分條文的修正案,最重要是第6條關於設立國家自然公園法源依據的規定。也就是為了保護國家特有的自然風景、野生動植物,以及文化上的歷史文物和古蹟,能提供國民育樂活動、學術研究等功能,但是面積規模較小,其選定標準與國家公園是相同的。這些自然、文化資源豐富的區域,經過主管機關審慎選址與評價後,可以設立為「國家自然公園」。因此,位於高雄市內的壽山都會公園,於2011年12月6日成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同時間正式開園,成為台灣第一座經由地方民間保育團體發起推動而成立的國家自然公園(詳見下表)。至今整個台灣地區僅設立一座國家自然公園,但是為了配合台灣政府行政院部會的組織重組與改造,暫時由內政部營建署設立籌備處來進行管理,未來將與國家公園一併配合重組與改造後的行政院組織,成立專責單位。
台灣國家自然公園基本資料表
| 
			 編號 
			 | 
			
			 名 稱 
			 | 
			
			 面積(公頃) 
			 | 
			
			 所在地行政區 
			 | 
			
			 籌備處成立時間 
			 | 
			
			 主管機關 
			 | 
		
| 
			 1 
			 | 
			
			 壽山自然國家公園 
			 | 
			
			 1,123 
			 | 
			
			 高雄市 
			 | 
			
			 2011年12月6日 
			 | 
			
			 內政部營建署 
			 | 
		
資料來源:楊建夫、林大裕(2017),觀光地理,台北市:華都。
三、國家公園的旅遊資源
台灣四周環海又多山岳,尤多高山,地處板塊碰撞帶,氣候上極為濕熱;所以自然環境上河流短促、多山高水深的峽谷、瀑布、曲流,高山有熱帶珍奇的冰河遺跡奇景;海岸地帶東部多沿岸和斷層海岸,西部多沙、泥質海岸,海島則多玄武武岩火山島和珊瑚礁島嶼。這些條件與地理事實,造就了台灣豐富的地理景觀,自古就博得了「蓬萊仙島」,近代更有「活的地形教室」、「美麗之島」的美譽。這些美麗景致今天多位於保護區之內,許多世界級的景觀更被劃設於國家公園內,且在分區管制上再將之劃設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進行嚴格的保護。玉山北峰與主峰之間,分布著7個冰斗(冰河圈谷);雪山黑森林除了冷杉純林,和翠池的最高冰斗湖與全台最大規模的玉山圓柏純林外(另設立雪霸自然保護區),林內還分布冰河來過台灣最關鍵的地形證據-冰蝕擦痕。
			![]() 玉山北峰東西兩側坡分布著7個冰斗 
			 | 
			
			![]() 雪山黑森林裡的冰河擦痕 
			 | 
		
在旅遊資源上,國家公園多是往往是國家級甚至世界級自然或文化景致的分布區;遊憩區在假日往往遊客如織,生態保護區則更有獨特、稀有、珍奇的自然生態景觀。如合歡群峰是台灣公路唯一可通達的高山區(屬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遊憩區,也隸屬林務局的國家森林遊樂區),5、6月的玉山杜鵑花季,冬天的雪景,吸引非常多的遊客賞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清水斷崖、太魯閣峽谷,兩者都是全球落差最大的海崖和大理石峽谷,遊客如織,是台灣世界級的景致之一。遊客量上,除了面積小且地處偏遠的東沙環礁與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以及保護範圍分散的台江國家公園外,其他國家公園自2011~2016年的到訪人次超過百萬,墾丁平均約600萬人次最多,太魯閣400萬以上人次居次。
			![]() 合歡主峰與東峰間的合歡一號冰河遺跡 
			 | 
			
			![]() 雪季登石門山的研究所師生 
			 | 
		
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亮點旅遊資源與2001~2015年遊客人次資料表
| 
			 國家公園 
			 | 
			
			 亮點旅遊資源 
			 | 
			
			 遊客量統計(人次) 
			 | 
		|||||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1 
			 | 
		||
| 
			 墾丁國家公園 
			 | 
			
			 陽光、清澈海水和優質沙灘(3S)、典型熱帶季風原始林、世界級關山夕陽、佳樂水特殊海岸地貌、多樣性高低位珊瑚礁地貌、墾丁音樂季、國慶鳥、5星級酒店、墾丁大街、台灣島地理極南點、鵝鸞鼻燈塔 
			 | 
			
			 6,163,823 
			 | 
			
			 6,865,652 
			 | 
			
			 7,063,958 
			 | 
			
			 8,161,878 
			 | 
			
			 8,054,971 
			 | 
			
			 5,835,143 
			 | 
		
| 
			 玉山國家公園 
			 | 
			
			 台灣(東亞)第一高峰、冰河遺跡群、百岳名峰(玉山群峰)、河川襲奪地貌、原始森林、東亞最高國家級氣象站、雪景、國定古蹟古道遺址(八通關古道)、高山景觀(垂直生態系統帶)、百岳登山健行、布農族與鄒族等原住民文化 
			 | 
			
			 973,821 
			 | 
			
			 1,002,090 
			 | 
			
			 1,121,303 
			 | 
			
			 1,008,746 
			 | 
			
			 1,044,994 
			 | 
			
			 1,167,291 
			 | 
		
| 
			 陽明山國家公園 
			 | 
			
			 大屯火山群、溫泉、古道、賞花、火山區內陸濕地與特有種植物、台灣第一代領導人行館、昔日政府最高決策機構的歷史建築(中山樓) 
			 | 
			
			 3,367,445 
			 | 
			
			 3,625,756 
			 | 
			
			 4,087,216 
			 | 
			
			 4,106,750 
			 | 
			
			 4,537,781 
			 | 
			
			 4,322,266 
			 | 
		
| 
			 太魯閣國家公園 
			 | 
			
			 太魯閣峽谷(全球最深窄的大理石峽谷)、清水斷崖(全球落差最大的斷層海崖)、蘇花公路、冰河遺跡群、百岳名峰(帝王之山)、原始森林、南湖大山柳葉菜、雪景、百岳登山健行、登山健行 
			 | 
			
			 3,687,050 
			 | 
			
			 4,819,139 
			 | 
			
			 4,776,482 
			 | 
			
			 6,279,617 
			 | 
			
			 6,605,985 
			 | 
			
			 4,524,122 
			 | 
		
| 
			 雪霸國家公園*2 
			 | 
			
			 冰河遺跡群、櫻花鉤吻鮭、百岳名峰(聖稜線)、原始森林(黑森林與千年玉山圓柏純林)、高山景觀(垂直生態系統帶)、百岳登山健行、櫻花、雪景、瀑布、溫帶蔬果園(武陵農場) 
			 | 
			
			 916,095 
			 | 
			
			 826,703 
			 | 
			
			 1,343,443 
			 | 
			
			 1,195,222 
			 | 
			
			 1,255,406 
			 | 
			
			 1,180,071 
			 | 
		
| 
			 金門戰地國家公園*3 
			 | 
			
			 戰地文化(坑道)、戰爭遺址、典型閩南建築群落和洋房、傳統美食、世界級白酒(金門高粱酒)、國定古蹟 
			 | 
			
			 1,319,227 
			 | 
			
			 1,479,779 
			 | 
			
			 1,389,216 
			 | 
			
			 1,842,914 
			 | 
			
			 2,029,898 
			 | 
			
			 2,171,659 
			 | 
		
|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4 
			 | 
			
			 如藍色大眼睛的環礁與潟湖以及陽光和優質沙灘(3S)、軍事基地 
			 | 
			
			 9,657 
			 | 
			
			 7,325 
			 | 
			
			 14,294 
			 | 
			
			 15,431 
			 | 
			
			 10,680 
			 | 
			
			 8,960 
			 | 
		
| 
			 台江國家公園 
			 | 
			
			 世界級濕地、黑面琵鷺(濱絕鳥類)、紅樹林生態、潟湖、養殖漁業、海鮮美食、賞鳥、夕陽、台江內海遺跡 
			 | 
			
			 867,680 
			 | 
			
			 808,481 
			 | 
			
			 823,972 
			 | 
			
			 973,013 
			 | 
			
			 881,842 
			 | 
			
			 688,506 
			 | 
		
|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5 
			 | 
			
			 先民足跡(遺址)、陽光與清澈海水和優質砂灘(3S)、原始的玄武岩熔岩台地 
			 | 
			
			 - 
			 | 
			
			 - 
			 | 
			
			 - 
			 | 
			
			 - 
			 | 
			
			 7,278 
			 | 
			
			 9,455 
			 | 
		
|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6 
			 | 
			
			 珊瑚礁石灰岩山體(凸鏡體)、台灣獼猴、熱帶季風雨林生態、登山健行、森林浴、人類活動遺址 
			 | 
			
			 - 
			 | 
			
			 - 
			 | 
			
			 3,870,000 
			 | 
			
			 4,694,965 
			 | 
			
			 4,286,891 
			 | 
			
			 3,010,395 
			 | 
		
*1資料來源為2017年內政部營建署105年營建統計年報(http://www.cpami.gov.tw/filesys/file/chinese/statistic3/03-105.pdf)
*2雪霸國家公園「汶山遊客中心」據點遊客人次原僅計算進館人數,自2013年2月起凡遊客進入遊客中心園區即列入統計,人次增加較多。
*3金門國家公園2014年增加3處遊憩據點。
*4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解說服務中心2012年底因整修增加互動展示,提升民眾更優良的解說環境與服務品質,致2013年遊客人次增幅較大。
*5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於2014年10月18日正式開園,設有2個遊憩據點,自2015年納入統計。
*6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於2011年12月正式開園,自2013年起納入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