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 健行意外事件與血液循環之關係 (下)/楊明煌
正在加載......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進階搜尋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健行意外事件與血液循環之關係 (下)/楊明煌

 
健行意外事件與血液循環之關係 ()
 
: 楊明煌     : 丁雲芝
 
編按: 楊明煌以應用力學工程背景用科普態度說明健行意外事件與血液循環之關係!
 
5 血液之黏度變化與危機
 
水是自然界最穩定之液體,因此是生物體最主要的成分。而血液大約是由45%之血球與55%之血漿構成,主要成分也是水。37℃時血液黏度為水之3.9倍,血漿為1.8倍,心臟所耗用之能量(用於產生壓力)主要在克服血液流動時,其黏性對血管壁所造成之拖曳阻力,而前述之失水及失溫均造成黏度大增,血液度增加與變得濃稠是同義詞,其禍害分三部分,其一為增加心臟之負擔;其二為減緩養分、代謝物、氧氣與二氧化碳之傳遞交換;其三為腎臟難過濾代謝物
文獻上對血液黏度之估算差異甚大,這是無法避免的,因為生理系統因人而異,且血管有大有小、血管之彈性、血流之快慢、血球佔血液之比值、血漿所含之蛋白質與脂肪、溫度之高低等均影響其黏度,因此不易有一致之結果,只能盡量客觀來分析血液黏度變化及其影響。
血漿中90%為水分,其餘主要為蛋白質,脂肪、葡萄糖、酶等較少,液體自微血管漏出主要是水分,蛋白質則不易流出。若水流出500cc,即血液量剰4500cc,估計血液黏度增加13%;若水流出1000cc,則血液黏度增加33%。無論是13%或33%,其流經血管造成之阻力增加,都須心臟費力來克服。
再估計溫度之影響,當血液溫度由37℃降至22℃時,文獻上記載黏度增加50-300%,增幅甚大,然而這一般僅會發生在手腳等身體末梢,且只分布在皮膚淺層,故對心臟能量之損耗不至於如此之大。除非是嚴重的失溫,才會造成手腳內部溫度低於22℃。文獻上血液黏度實驗之數據很少低於20℃,故顯然在此溫度,血液已太黏稠而不太能流動。
此外對於內徑在15µm以下之微動脈與約5-9µm之微血管,血液黏度可高達原來之16倍,蓋由於紅血球直徑約7.3µm,因此在這些血管內,血球與血管之大小已相仿,血球有時成堆流動,有時是成排硬擠過微血管,因此血流時走時停,心臟有50-60%之力量即耗損在這兒。而在失血或失水造成之血壓降低,交感神經會使末梢血管收縮以增高身體核心之血壓。同時失溫使身體組織及血管變得更沒彈性,因此微細血管之張力大增,尤以體表溫度降至22℃以下時,太黏的血液在微細血管內已無法流動,心臟之壓力已無力撐開僵硬的微細血管,血液因而斷流。
我曾經將手掌置於水槽中進行試驗,當溫度降至22℃時,手指還是帶點血紅色,但溫度降至21℃時,手指已整個泛白,也就是血液已不流了。這是個物理機制,皮膚表層的微血管及周邊冷到21℃時已變得非常僵硬,微血管緊張度(張力)變得很大,紅血球根本擠不進來而封閉了,若低溫區逐漸擴大,則微血管前後的細血管,也漸封閉,而把血液往皮膚內較大的血管推送,如此逐漸成為面積較大、泛白又無血的區域。在更冷的情況下,較大血管內血液則將變成果凍狀。如果是腦內部靠近頭皮的溫度降至22℃以下,微細血管收縮且變得僵硬而封閉了,血液也因為太冷而靜滯凝結,變成堵住血流的血塊,這就是中風了(有可能是沒明顯感覺的小中風),若原來腦內部小動脈已經硬化者,也可能收縮,使內徑變小,血液因而斷流。因此我認為22-21℃是人血液的臨界溫度,可惜這溫度在生理學教科書上都沒提到。至於愛斯基摩人,其手指血液能流動的下限溫度為20℃。
 
201217日天氣嚴寒,我大清早騎機車趕到海拔約1900公尺山上待2天,一到山上就感到不對勁,由蹲姿站起時與頭往上仰時,均感到暈眩、站立不穩,整個白天只要不仰頭就沒事。黃昏時,我趕緊到浴室拼命向頭部沖熱水,大約半小時後澡也洗好了,頭部也恢復清明了,真好!顯然我是患了輕微的眩暈症,這是耳內專司身體平衡的半規管內之淋巴液,因受寒而黏度大增,以致流動遲滯之故。20061214日當時我住的房子通風很好,那天清早起來體溫相當低,我用冷水洗臉,可能是冷水滴入耳內,瞬時整個人天旋地轉,早餐後情況仍然沒好轉,不久連胃內食物都吐光,當時就是不知自己患了急性眩暈症,也不知其生理機制,因此只好就醫與吃藥,若用前述方法應可順利解決。
教科書記載頭部血液斷流在3分鐘之內還可以救得回來,超過5分鐘有一半的人會產生永久性腦傷害,10分鐘後大概就腦死了若血液斷流範圍不大,附近沒堵住部分的微血管提供的氧氣與血糖,可使狀況不致惡化。若溫度更低,則失溫部分將擴大,失常狀況將出現。熱水沖頭的效果是使肌肉與血管變柔軟及易於擴張,血液變得較不黏,果凍狀的血塊也散了,因此血管就通了。對於一個嚴重失溫而中風的患者,在第一時間用溫熱的水給他沖頭、喝熱湯或給頭部加溫(至少要保溫)應該可以扭轉危機!?當然如果是腦血管破裂出血的中風(這情形較常發生於身體較熱時),給頭部沖熱水是會使狀況惡化的。通常腦血管阻塞多半發生在休息時,患者沒有發生頭痛,神智清楚的比例較高,約1-2日手腳才癱瘓;而腦出血多半發生在活動時,也伴隨劇烈的頭痛,很快失去意識。
 
血管已硬化者,在血管硬化處管徑較小,因此會阻礙血流,其前面(上游)易形成血液壅塞,也就是血液流速降低,降低的流速轉化為較高的壓力,這又促使管徑變大,即硬化點上游的血管膨大。腦部在較低溫時,該處壓力與血流均較小,管徑也較小,硬化點下游有灌流不足的問題;若心搏很快與腦部在較高溫時,硬化點上游壓力與血流均較大,管徑也脹得很大,血管會變得相當柔弱,有爆開之虞(想想你用力吹氣球時的情形),血管的安全餘裕已變得很小,千萬不要用太熱或太冷的水洗澡,這是血管硬化者的困境。上了年紀的人或血壓過高者,有可能腦內已有潛在的動脈瘤,在血壓過高時,動脈瘤有可能破裂。
我花了不少的心血在探討這部分主題,這融合了我的專長,也是我能想出最好的東西,道理不是很難懂,希望讀者能讀懂。可惜生理學教科書的作者沒有受過流體力學理論的訓練,因此在這方面寫得不明不白。
血漿之比重約1.03,血球約1.09,在各種狀況下造成血液很黏很濃時,及在長期不活動或沉重背負下,均易造成血球沉澱,而可能形成血塊,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在極度惡劣環境下,長期呆滯於帳篷內,腿部靜脈血液停滯,氣溫又低,有可能造成血塊在腿部靜脈內形成,這些血塊若脫離腿部將毫無攔阻地流到肺部,最後堵塞住肺動脈,將造成呼吸困難,甚至亡故。因此須定時活動伸展雙腿,使血流順暢。
在海平面高度,動脈中血紅素的氧飽和度約在94-96%,在睡眠時只會輕微下降;在海拔4300公尺時,飽和度降為86%,但睡眠時因體能活動停止,心率變緩,飽和度可降至75%,有時更降至60%。這也是很多人在高海拔無法安睡之主因,也可解釋為何一些急性高山病如肺水腫等在早起時會更加嚴重。除了氧氣不足外,我認為血液因脫水而造成血液太濃太黏以及酸性代謝產物太多,使得氧氣在肺泡內擴散入血液之效率降低,故動脈血氧濃度大幅降低。長期運動所積累之乳酸也需要氧氣來分解,才可以從疲勞中恢復,否則行動能力持續降低。
 
6 食物、水與運動
體內耗用之燃料與其儲藏量、運動方式、時間有相當關係,因此須了解食物之特質與體內組織之偏好。脂肪每克含有之熱量為9.5大卡,蛋白質為5.6大卡,而醣類為4.2大卡,因此顯然體內以儲存脂肪較有利,其約佔體內能量之80%,這也是候鳥與洄游性魚類能長途遷徙之條件。蛋白質係構成細胞之基本物質,主要用於成長與療傷復原之用。醣類在消化系統內吸收快速,使用亦較直接快速。腦、中樞神經與紅血球幾乎只使用葡萄糖為燃料,一般咸信人類體力耗盡係因中樞神經內之葡萄糖耗盡之故,所以維持血液中血糖(即葡萄糖)之水平非常重要,這是持久運動之關鍵。
高強度運動之前2分鐘,體內幾乎只燃燒醣類,隨時間之延長,漸變為有氧運動,此時脂肪之使用漸增,3小時後可供給身體70%之能量,這種效果可減緩體內醣類耗盡,這是長久運動之特色;而蛋白質可轉換為葡萄糖,但只供應運動中5-10%之能量,其在清早肝臟內之肝醣耗盡致血糖含量甚低時,可提供能量。在長期絕食或運動後,體內脂肪已耗盡時,蛋白質才開始用來維持生命,但這對生命來說是非常昂貴,而且沒有效率。
人體利用1公升氧燃燒葡萄糖可產熱5.05大卡,而燃燒脂肪僅得4.69大卡,可見葡萄糖之燃燒效率較高,故對持久性運動較為有利。但是體內為儲存1克肝醣身體需同時保存2.7克水分,總計約1.3公斤,故將增加類似登山運動之負擔,可是體內在燃燒葡萄糖時,這些水也緩慢釋放到血液系統中,增加其充盈度,這不但有利於氧氣與養份之輸送與供應,而且血液黏度不致升高,也避免心臟負擔增加。
體內易於讓腦部利用之醣類大約只能支持12小時,因此每日之體能活動前早餐應吃飽,以自己習慣及均衡之食物最好;而在劇烈之運動中,可隨時補充含多糖類(澱粉)之食物與水。運動中飲用稀釋的葡萄糖液,其進入胃腸後能迅速進入血液,不消2分鐘血糖就增加了,但不宜大量食用精糖;至於砂()糖則約為5分鐘,果糖約25分鐘。水果中的果糖佔約30%,其它為葡萄糖與蔗糖,因此在飢餓與體力不支時,食用甜的水果,則有速效。至於精製的糕餅、麵包,在食用後約10分鐘血糖也開始增加。另外富含纖維素的全麥麵包、糙米等,因纖維素會阻擋腸子對養分之吸收,故吸收較慢,可使血液得到較穩定之葡萄糖供應,長時間維持血糖在較高之水平,這是較長久之計。
下表為一健康成年人之實驗數據,值得探討。在休息至最大運動時,腦部均維持相同之血流量,故思慮可長保清明穩定;而心臟之冠狀動脈血流則隨運動強度之增加而成比例增加;運動肌肉由休息時之1200cc升高至最大運動之22,000cc,增為18倍,由原來之佔身體血流之20.7%升為88%,可見此時身體之資源都用在骨骼肌,這造成肌肉內溫度大增;皮膚之血流先升後降,在最大運動時已失去泌汗與散熱功能,皮膚呈現乾熱現象,在大熱天時有熱衰竭甚至中暑之虞;腎臟血流隨運動強度漸減,當降至正常一半時,基本上已成無尿狀態,此時重點是要保留血管內有足夠的血液,故只好縱容代謝產物在體內累積;而在最大運動時,肝臟之血流亦大減,其所有功能都暫停,同時腸子之消化作用也停擺了,但食物中之水分則快速滲透入血管中。雖然最大運動時之血流僅為休息時之4.3倍,但由動能理論推估而知其耗用之能量與氧氣約增為10-18倍。
 
血流量cc/min()
腦部
心肌
骨骼肌
皮膚
腎臟
內臟(肝臟)
其他
心輸出
安靜時
750
(12.9)
250
(4.3)
1,200
(20.7)
500
(8.6)
1,100
(19.0)
1,400
(24.1)
600
(10.3)
5,800
(100)
輕度運動
750
(7.9)
350
(3.7)
4,500
(47.4)
1,500
(15.8)
900
(9.5)
1,100
(11.6)
400
(4.2)
9,500
(100)
激烈運動
750
(4.3)
750
(4.3)
12,500
(71.4)
1,900
(10.9)
600
(3.4)
600
(3.4)
400
(2.3)
17,500
(100)
最大運動
750
(3.0)
1,000
(4.0)
22,000
(88.0)
600
(2.4)
250
(1.0)
300
(1.2)
100
(0.4)
25,000
(100)
 
 
7 睡眠債是要還的
我參加過的遠程登山活動大多數都是在假日前的晚上出發,經過幾小時的顛簸,大清早就要背重裝備上路。睡眠不足與登山意外到底關係多大,實在很難評估,但是累積的睡眠債是一定要償還的。相較於運動、營養、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等,人壽命之長短,睡眠之品質才是最重要之關鍵。人在熟睡時與年少時所分泌的生長激素最多,而慢性失眠者與年老者則分泌很少,甚至不分泌。生長激素主要用途為促進細胞、組織之修復與小孩之成長。躺著睡時由於重力作用消失,累積於下半身靜脈血管中之血液,將有1000cc以上會釋出,這些血液則流動於各組織與軀幹中,使身體從一天的活動中恢復過來
實驗發現晚上熬夜到凌晨3時,血中的自然殺手細胞減少三成,僅存的白血球活動力也變差。長期睡眠被剝奪會造成免疫系統全面瓦解,使人體無力對付各種外來物質的侵犯,並阻止癌症的形成。一些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均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睡眠的嚴重剝奪甚至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幻覺與知覺扭曲;而且無論是站著、坐著、走路時,甚至一腳踩在油門上時都能睡著。
多年前我老弟在讀國中時,晚餐後要到住家附近的地下工廠做小工,工廠老板有時讓這些童工在凌晨1-2時才下工,因此我老弟只好利用上課時補眠。但很不幸國中還未畢業,腎臟病就發作了,治了十多年,病大約是好了,但人生已變成了黑白的。腎臟損壞之主要原因為血壓太低、血液太濃稠與過勞
 
四、其他因素與綜合分析
1990年底我至捐血中心捐了250cc血後,即騎鐵馬快速返家,一路緩上坡,然後衝上四樓,取物後又騎鐵馬趕時間,有些路段也是上坡,快到目的地前突然感到心臟一次明顯顫動,我心想大事不妙,此時我下來快走,約一分半後,我眼前已快看不見任何景物,於是趕緊躺在一條長板凳上,此時才離開捐血中心約25分鐘。在板凳上我感覺全身肌肉一直顫抖,身上冷汗直冒,但意識還很清楚。原來心臟顫動係冠狀動脈缺血,在劇烈運動下,血液大部分積在兩腿內,少了250cc( 5)血液,心輸出就不足,雖心率大幅增加,但血壓起不來,故心臟做的是白工,以致冠狀動脈、視網膜與腦部均嚴重缺血。對於中度失血,兩天內血漿才能補足,因此這兩天內應避免做劇烈運動。
總結來說,健行活動常遇到影響生理的狀況如下:
1 海拔較高時氧氣不足這使得呼吸及心跳加快接著是下腿部微血管兩端壓力差大增血液中之水分漏出,蓄積於腿部肌肉中使血液量變少血液變得濃稠、黏度升高體內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速度降低,腎臟不易過濾代謝物,心臟負荷加大、過勞腦部缺血。
2 裝備太重,這與前項相同。
3 失溫這使得血液黏度升高體內養分、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速度降低、腎臟不易過濾代謝物,心臟負荷加大、過勞腦部缺血。失溫又使得局部肌肉變僵硬氧氣及養分進不來肌肉失去力量或功能。
4 高海拔、低溫(濕度很低)及高溫、低濕度(沙漠)環境下水分由呼吸道逸入空氣中使血液量變少血液變得濃稠、黏度升高體內養分、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速度降低,腎臟不易過濾代謝物,心臟負荷加大、過勞腦部缺血。低溫環境水分由呼吸道逸入空氣中失溫。
5 高溫環境或高強度運動時流汗使血液量變少血液變得濃稠、黏度飆高體內養分、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速度降低,腎臟不易過濾代謝物,心臟負荷加大、過勞腦部缺血。流汗又使得電解質流失。
6 地形崎嶇使得行進遲緩下腿部微血管兩端壓力差大增血液中之水分漏出,蓄積於腿部肌肉中;以及腿部之肌肉幫浦失效,使血液大量蓄積在腿部靜脈裡使血液量變少血液變得濃稠,黏度飆高體內養分、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速度降低、腎臟不易過濾代謝物,心臟負荷加大、過勞腦部缺血。
 
寫到這兒似乎所有狀況,均導致一個大同小異的結果,即體內氧氣含量降低,氧氣與養分之輸送與交換降慢,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大量累積。回到心臟血液不足,輸出亦不足,心率增加,但每跳輸出減少,各組織均受影響,受害最大、最快的是心臟與腦部。中樞神經因供血不足,故對身體各機能之控制力減弱,對方向及行動之判斷力失準、記憶力減退、運動執行遲緩。同時腎臟將減少排尿,以維持足夠之血液量,也因此代謝產物排出減少,大量累積之酸性物質使體內生態環境惡化。因此很多登山意外包括迷路、心臟衰竭、昏迷、各種高山病、墜崖都因之而發生。
暫時緩解血液滯留下肢之方法為讓患者躺平,頭部略低於身體,腳部抬高約25-30cm,使積於下肢之血液自然回流心臟,供主要器官使用。對於嚴重之昏迷,頭部放低,心臟即可不費力將血液打入腦部。然而此方法對於嚴重之失溫患者須極為謹慎,滯留於四肢中之血液已變得很冷,含氧量很低,且大量乳酸及代謝產物積存,若心臟並未先回暖,又酸又冷的血液流入心臟,很容易發生心室震顫,一旦發生,心臟即無法有效輸出血液,在野外這是致死的。若欲給失溫患者加溫,也應從身體核心部分開始加溫,若四肢先暖和起來,亦可能發生心室震顫之悲劇。
文章已進入尾端,也許有讀者會問:難道在高海拔上缺氧之問題不能解決嗎?我認為在海拔2400公尺時,動脈中血紅素的氧飽和度降為93%,此海拔以上肺換氣量才大增;在海拔3000公尺時,則降為90%,這種飽和度應該可以活得很好。只是因為血液外漏無法避免,故血液變少變黏稠,因此無能吸收到足夠氧氣。若能維持原來的血液量應是關鍵所在,譬如說飲用較多的生理食鹽水或等張溶液。對於那些已適應高海拔生活者來說,他們的血液已發展出較高濃度的紅血球,故有較高的張力或滲透壓,也能吸附較多的氧氣。理論上來說,若能使血液達到適應某一海拔之張力,亦即飲用較高張力的食鹽水,則應可適應該海拔。
 
五、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每一座山都像是一篇雋永的詩篇,又像是一首怡人的樂曲,因此驅使愛山的人前仆後繼地進入山區;我有時候感覺像是老祖先在山裡呼喚著,原來是基因在驅使著我進入山區。整篇文章幾乎都在說明人在中高海拔環境下,生理系統的反應與極限,了解這些極限的人,才能將一些散亂的文字與音符化為美妙的詩篇與樂曲,否則山區可能變得很不友善。在此總結一些登山時須遵行之守則以供參考,這些都不是金科玉律,但我認為在大多數時候,遵行會比較好。
在山上三餐應多吃一些,以自己習慣之食物最好。
不餓肚子上路,否則也要沿途補充易於吸收利用之醣類食物。
隨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再喝水,在高海拔地區這已太遲。
一天之尿量應保持在體重之2.5%左右,多一些會更好,並應注意尿之顏色以淡黃色為佳,茶褐色已脫水嚴重。
要多背一公升水,如果是等張溶液(0.9%食鹽水或5%葡萄糖液)會更好。
絕不允許身體任一部分溫度降低至22℃以下太久,尤以頭部。
在低溫環境下,身體各部份要避免裸露,尤以頭部要用保溫套罩住,頸部也不能免,對於上了年紀者更應遵守。
在低溫環境下,四肢應經常活動,不能站立或靜止太久。
在低溫環境下,絕不可穿濕透之衣服。
10 雨季時登山要穿兩件式雨衣,在低溫環境時,不可穿著披風式雨衣。
11 衣著以寬鬆、柔軟、保暖為原則,並應攜帶備用衣服。
12 氣候不佳時,不可盲目躁進。
13 應穩定前進,絕不爭先搶快。
14 劇烈運動後,三餐應適量補充鹽分,可使體內保住較多水分。
15 應有充足的睡眠。
16 互助合作,山友如戰友,須同舟共濟。
 
附記 雪山西稜之行---差點成了畢業旅行(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時間:2012104日至11日計87
參加人員:領隊 勇伯,隊員 楊老、老何、小張(依年齡排序)
(領隊為極有經驗之業餘登山客,其他為略有經驗之業餘登山客)
氣象預報好到不行,因此我估計這會是個美好的假期。承辦單位原宣佈膳食自理,由於近年我已改吃素,因此食物就很好準備。估計鳳梨酥4,800克,熱量21,936大卡;五香花生600克,熱量3,492大卡;備用食物八寶粥760克,熱量552大卡;鹽巴40克。總計6.2公斤,熱量25,980大卡,平均每天約3,250大卡。若加計一頂4人帳3.5公斤、水2公斤、舊鋁架背包、睡袋、雨衣、備用衣服、一本圖鑑等,計約15公斤,這種重量走起來會很輕鬆,真是好假期。
奈何只有三人報名,且承辦單位找來勇伯當領隊,他認為應吃好一些,因此他要辦伙,顯然是好主意。勇伯準備的食物包括白米、高麗菜、大白菜、四季豆、蘆筍、白木耳、豆乾、咖哩、肉、猪血糕、小魚干、雞蛋等,甚至第七天還有煎蛋吃,不知道領隊到底花了多少心血去準備這些食材?加計瓦斯罐、鍋子等,使我背負的重量比原先估計的多了約8公斤,達23公斤?這並不是我想要背的重量,假期的樂趣已減低一半了。
由於年紀漸大,已較少上百岳級高山,行前我仍然仔細檢查鋁架背包,發現背帶與鋁架接觸部分已有部分磨損、塑膠扣環恐有脆化之虞、拉鍊也有爆開的可能,經測試後我認為背負15公斤沒問題。但後來的演變,食物已無法完全塞入大背包中,因此部分就置於小背包中,而掛於胸前。我完全不顧領隊要我將小背包塞入大背包中或係於大背包外之忠告,我認為此時小背包掛於前後各有利弊,已無最佳選擇。
第一天走230林道,在9k大崩塌地,高繞過程中有一處僅容側身通過,我因為胸前有一個小背包,頓時安全餘裕變得很小。一個不慎小背包撞到岩石,人顛躓了一下,差點就墜崖,幸好及時回過神來,當時心中只剩下驚恐二字,也差點就毀了勇伯的一世英名。才幾秒之前,勇伯才對我大叫[小心鋁架背包],原來預計在16k紮營,但約在1523時走到12k小雙瀑處,領隊就宣佈紮營,顯然他已受夠了,他背的食物與個人裝備遠多於我的。路況極為惡劣,我的腳趾已長出兩個水泡。這一段林道有兩處崩塌地形是要側身才能通過,而且當時都沒有繩子可以確保。
第二天由12k走到28k紮營,並且順利登上中雪山,腳趾又多了兩個水泡。由於林道崩塌嚴重,到處都是崩落的岩石與倒木,因此腳趾常不能同時落地,亦即趾與趾間有相對旋轉,加以沉重的負擔,因此水泡的形成是標準的剪力破壞;另一個原因是鞋子在腳趾部分不夠寬,因此腳趾活動受限,想想看早期原住民在山區活動根本無鞋子可穿,我們也可由日治時期的圖片看出原住民的腳趾是什麼樣子。這些水泡是個隱憂,也一直影響我的行進速度,多虧領隊的彈性貼布減緩了我腳趾傷勢的惡化。
由於我左腳大趾長期受傷,因此多年來都是穿著大號的慢跑鞋去爬山,最近腳趾看樣子是好了,加以舊的慢跑鞋已壞掉,因此買了一雙小一些、鞋底抓地力超強的慢跑鞋,穿起來還很寬敞,沒想到還是不能防止水泡的發生,當然路況太差與背負太重都是原因。
我們這四人行每人都背了太重的裝備,我個人腳趾又起水泡,種種壓力造成第二、三天我幾度情緒輕微失控,也幾度差點演出一對三的內戰,幸好大家都還保有一絲理性。顯然有三人已經或多或少情緒不穩,只是以我個人最嚴重,一直到第三天傍晚來到大雪山下3400公尺的高原地形後,情況才完全改善。事後回想就很清楚,以前看到一些山友情緒失控,原來事出有因。
很多路況不明處,領隊都親自探路;而且一直在傳授我們登山經驗,真是展現了一個長輩與前輩的風範;而且他都無怨無悔地以快速度為我們準備三餐,我極少在山上吃到這麼好的伙食,而7天的伙食也才收我們每人500元。但行前伙食問題並未談清楚,只好多帶一些食物,故活動結束時我身邊的食物仍然足以再走3天。
不過勇伯有幾次與我講話時,很快就忘了其前面所講的,我一度以為他在整我,隨後他對附近幾個著名山頭例如白狗大山、干卓萬山塊等辨認錯誤後,我認為他可能患了輕微的健忘症,也許出過車禍腦部受損、也許在攀爬8000多米高山時,缺氧過久使腦部受到永久性的傷害。
15世紀末開始的大探險年代,西方的帆船一出海可能就要漂流一年半載之久才能上岸,很多水手在出海2-3個月後開始生病,最後因壞血病而亡故,等到船隻得以回國,水手人數可能只剩一半,有些甚至連一成都不到。後來詹姆斯・庫克船長發現吃醃製泡菜可避免壞血病,亦即蔬菜與水果內含有大量維生素C。生理學書籍記載維生素C缺乏後,數星期即有症狀出現,20-30星期即會死亡;至於我們主食內含量豐富的維生素B缺乏時,數天內即有症狀;另外體內維生素D之存量約有1-2個月、維生素A則有6個月。因此在較長的健行活動,例如10天,即使每餐都吃泡麵,只要熱量足夠,仍然可以平安度過。相對於此,我近幾年登山時的飲食方式則更加安全,而且製造更少的溫室氣體、背負更輕、發生意外的機率更低。
 


gotop